龙舞·高龙
盛行于汉阳区江堤街(原江堤乡)和龙阳街(原永丰乡)的武汉高龙,于盛唐“贞观之治”时期起源于江欣苑社区(原渔业村)鲤鱼洲。每逢年节人们举龙舞,感天地荫泽,谢祖宗庇护,求世间太平,盼人寿年丰,佑儿孙满堂,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。建国以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,汉阳区也将高龙项目不断发扬光大。 1999年12月,由江堤乡渔业村和永丰乡龙阳村共同组团的“武汉高龙龙舞”代表团88人受邀晋京参加中华舞龙大赛,获得“国安杯”金奖第一名的同时也获得了首届“山花奖”第一名,喜得“双冠龙”之美誉,并于12月19日—20日凌晨,在天安门广场为喜迎澳门回归尽兴欢舞。
武汉高龙的舞技有以下几种:
叩。持龙头者双手把稳主骨绕场叩首“三点头”,向父老乡亲拜年,以示恭贺。
扫。持龙头者站马步或单跪式,双手将高龙龙头侧旋或平躺,原地划圈若干,而后再凭借腰臂之力将龙头扳直,俗称“打掺”。
举。用双手或单手将高龙龙头高擎,略加以抖动,上下起伏数次,以示力大与劲巧。
抖。分别用双手、单手或肩头向上抛出龙头,复又接住,往返表演。
顶。将内骨(竹竿)底部分别搁置在头顶额头前,左右两肩处轮换,显得稳重潇洒。
托。分为举手托、双手轮换托、单肘拐托、肚托、拳心托、单双拳心互换托及单膝托等。
口衔齿托。被称为神功绝技。将高龙主骨底含在口里,由下齿托住,双手击合,双膝跪地,前后左右跪磋,实为奇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