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来汉阳看演出,我怕你会太喜欢!

别来汉阳看演出,我怕你会太喜欢!

今天推文开始前,先来看一组评论:

朋友们,
接下来我划重点的这些演出,
你可得抓紧(薅)啊!




同样值得期待的,还有世界顶级钢琴家郎朗,时隔一年,再登琴台音乐厅。
还记得上一次,郎朗独奏音乐会开票当日,创造了9分钟售罄的盛况。
这不奇怪,在古典乐的发源地德国,郎朗的门票十倍于其他钢琴大师,同样一票难求。不愧是唯一一位和所有世界顶级交响乐团合作过的亚洲钢琴家!
○ 2022年,郎朗在琴台音乐厅和武汉观众一起过平安夜。
不过,郎朗已经是武汉人的老朋友了。去年春天,他现身黄陂,特别接地气,弹奏了《茉莉花》《我爱你中国》。因为观众热情,还即兴加演两首。
再往前,2022年郎朗来琴台音乐厅,演奏了难度堪比攀登珠穆朗玛峰的《哥德堡变奏曲》,粉丝直感叹“弹出了巴赫本身的风格,边弹我边流泪”。

今年还会在琴台听到什么精彩演出呢?期待!
舞蹈诗剧《只此青绿》
已开票
📍 琴台大剧院
⏰ 10月1日-4日
郎朗钢琴独奏音乐会
暂未开票
📍 琴台音乐厅
⏰ 12月

今年,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,法国原版音乐剧《摇滚莫扎特》《巴黎圣母院》《诺亚方舟》,全都将在下半年来武汉上演。
《摇滚莫扎特》(以下简称“法扎”)自不用多说,它被誉为“宇宙最燃”的法语音乐剧。
整场演出看下来,就是三个字:嗨到爆。
演出现场,观众能跟着音乐蹦起来。歌本身也好听,网易云上的法扎歌单,收藏量破100万,播放量超500万。
爽剧剧情,舞台上的莫扎特“叛逆得很”。只见他画着浓眼线,戴着金属饰品,大声歌唱自我,主张尽兴而活。



7月,法国最新爆款音乐剧《诺亚方舟》抵达武汉,将在琴台大剧院连演3场。
这部音乐剧2021年末才在巴黎首演,场场爆满。走出法国的第一站,就来到中国。武汉,正是这次亚洲首轮巡演五大地点之一,国际范十足!

故事根据诺亚方舟的故事改编,设定宏大,于是你能在舞台上看到洪水来袭,大蛇怒吼,袋鼠、长颈鹿、狮子、猩猩等动物在舞台上奔腾,画风好像《狮子王》。
主题曲很抓耳,到时候一起摇摆。
“法语第一音乐剧” 《巴黎圣母院》,也带来了25周年纪念版。
1998年,《巴黎圣母院》首映便引起轰动,不仅创造了在法语系国家连演130场的奇迹,还成为了伦敦西区首次接纳的法语音乐剧,此后盛演不衰。
《巴黎圣母院》的舞蹈完全不同于传统音乐剧的载歌载舞,大胆入现代街舞、杂技、极限运动,整个舞蹈看起来惊险又刺激。
○ 从天而降的大钟里,演员倒挂如荡秋千一般在空中飞跃。舞台上,还有演员悬挂在半空的钢铁横杠上翻腾、以“跑酷”营造出战斗情节等惊险现场。
法语音乐剧《诺亚方舟》
已开票
📍 琴台大剧院
⏰ 7月19日-20日
法语音乐剧《摇滚莫扎特》
已开票
📍 琴台大剧院
⏰ 9月20日-22日
法语音乐剧《巴黎圣母院》
暂未开票
📍 琴台大剧院
⏰ 10月31日-11月3日
* 待开票


○ 指挥库伦奇斯和音乐永恒乐团(图/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)
柏林爱乐乐团是世界顶级交响乐团,今年来华,一票难求。
这个7月,乐团唯一认证的的长笛首席、柏林爱乐乐团30年来唯一的竖琴首席、以及中提琴首席梦幻联手,在月湖边,从拉莫演奏到德彪西,带你走进法兰西的夜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其中的中提琴首席梅第扬,是乐团140年历史上首位华人终身首席,华人之光!
票价全国最低,80元起步。

上个月,官方一公布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携手小提琴家陈锐,要来武汉演出的消息,评论区就乐炸了,有不少粉丝决定跨城来看。
一个是“王室精选”乐团,被英国女王冠上“皇家”头衔,由英国国王查尔斯赞助。
一个是“杰伦精选”的小提琴家,负责周杰伦的歌曲《最伟大的作品》里的小提琴部分,也是登上诺贝尔奖音乐会的最年轻的独奏者。
再叠加侧颜杀世界级指挥瓦西里·佩特连科,配置豪华!要冲的请注意,本周开票!

○ 小提琴家陈锐和周杰伦一起直播演奏。(图源网络)
○ 世界级指挥瓦西里·佩特连科和英国皇家爱乐乐团。
听完传统的,再听点别具一格的。
音乐永恒乐团的指挥库伦奇斯是当今古典乐界的网红人物,“鬼才指挥”是他的显著标签。
○ 指挥库伦奇斯在演出上,激情澎湃到头发丝都在飞舞。(图源网络)
紧身裤,耳钉、极夸张的指挥动作,网友戏称舞台上的他像极了斯内普教授,有种“巫师”般的操控力。
这种操控力,对传统古典乐的表达是颠覆性的,套用一位资深乐迷的话就是——快的地方更快,慢的地方更慢,弱的更弱,强的更强,非常极端。
柏林爱乐乐团明星三重奏音乐会
已开票
📍 琴台音乐厅
⏰ 7月4日
瓦西里·佩特连科、陈锐
与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音乐会
本周开票
📍 琴台音乐厅
⏰ 8月17日
库伦奇斯与音乐永恒乐团音乐会
暂未开票
📍 琴台音乐厅
⏰ 11月

今年4月,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《红楼梦》在武汉连演8场,这个密集度,全国少有。(今年上半年江苏大剧院也就连演了4天)
半个月前,著名大提琴家王健和香港管弦乐团合作,完成原计划的上半场演出后,自愿在下半场加座演奏。
这样的例子太多了。
去年钢琴家王羽佳在琴台音乐厅,返场了13首,约等于送了半场音乐会。
就此我问过保利武汉的工作人员,为什么呀?艺术家都这么热情的吗?
工作人员笑了笑告诉我,艺术家确实都很感性,但更重要的是,你得提供一流的硬件和软件,他才有回馈。

后来我才知道了,为了把江苏大剧院的《红楼梦》请回武汉,保利团队的人带着鸭脖跑了江苏半年,连跨年夜都去了。
采访主动“加班”的王健,他的回答也很有趣:音乐会的最后一个乐器,就是音乐厅。琴台音乐厅的效果真的是顶尖的了。
不夸张地说,好的硬件和软件,武汉都做到了。

○ 3月,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武汉演《钱塘里》《何文秀》时,广场上堆满鲜花,场内观众爆满,盛况空前。



琴台音乐厅的微博上,有一个置顶的许愿贴,粉丝把想看的演出放进去,工作人员帮忙实现。
如今来看,基本都实现了,真好。
再颠簸的生活,也要闪亮地过。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,我们琴台见。

下一篇:登陆汉阳!动漫爱好者速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