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

嘿~亲爱的大桥,生日快乐!

嘿~亲爱的大桥,生日快乐!


图片



武汉,有很多跨江桥梁

但只有武汉长江大桥

可以没有前缀

被武汉人亲昵地称呼“大桥”

今天,它六十五岁了

亲爱的大桥,生日快乐!



1957年10月15日,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


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桥,武汉长江大桥是全中国人的自豪。

图片

△1957年10月15日通车当天,三辆解放牌卡车满载着少先队员开道前行,之后是轿车/客车/卡车组成的车队,车队后面是十二条龙灯、十头狮灯、十只采莲船,非常热闹。


图片

△ 宣传画·《万里长江第一桥》


在武汉,1957年前后出生的小孩,很多直接取名叫“建桥”、“汉桥”、“桥桥”,以纪念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这一共和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刻。

图片

△ 武汉人几乎都有一张与武汉长江大桥的合影(图源网络)


挤在大桥上看渡江节,坐在大桥下吹的江风,还有无数次坐在公交车上过桥回家,桥底江滩打卡拍照......大桥的故事是每个武汉人的生活日常。


65年来,座座大桥拔地而起,却只有它被大家亲昵的称为“大桥”。



1955年的武汉长江大桥工地


图片

△ 大桥江中8个桥墩及两岸引桥同时施工的场景。(资料图片)


1957年建成不久的武汉长江大桥


图片

△ 江上的帆船排成一列从桥下鱼贯而过,数年以后江上交通的主力变成动力船舶,此种景象不复。(资料图片)



1970年代的武汉长江大桥


图片

△ 写满时代特征的大桥全景图。(资料图片)



1990年代的武汉长江大桥


图片

  任发德 摄)


2007年,50岁的武汉长江大桥 


图片

  陈金 摄)


2017年的武汉长江大桥


图片

△ 武汉长江大桥上游处是2014年底通车的鹦鹉洲长江大桥。(陈勇 赵融   马永红 摄 )



2022年,65岁的武汉长江大桥


图片

△ 武汉长江大桥与龟山电视塔同框。(毕涛  摄 )




图片


图片


1936年,粤汉铁路通车,从北京到武汉、从武汉到广州,横跨中国南北的两段铁路都修好了,却依然有个大bug:铁轨没法过长江。

1957年,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的诞生,不仅便利了武汉人的回家路,它也连通了整个中国。

图片

△ 1957年10月15日,火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


至此,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终于连通,改名为“京广铁路”,中国南北铁路大动脉正式贯通。

如今,65年过去了,大桥的21285吨钢梁和8个桥墩无裂纹、无弯曲变形,百万颗铆钉未发现松动,全桥无变位下沉、无重大病害

图片

巍然屹立60余年,每天有300列火车、10万辆汽车通过,甚至遭受过70余次轮船撞击,仍“身体结实像青年”。

桥梁专家预测,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使用寿命可达100年以上

图片

“桥头堡设计借鉴了清代黄鹤楼 ‘攒尖顶亭式’的建筑风格,引桥的双拱式结构同样沿袭自中国古代桥梁传统,整个设计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灵秀之气。”


图片


△ 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的花窗

不止桥梁设计,就连栏杆上的图案,也都是有奖征集,全民参与。


图片



△ 桥梁博物馆展出的武汉长江大桥镂空雕花栏板


当时以“百花齐放,百鸟争鸣”为主题公开征集,35种图案入选,每幅入选作品的奖金是50元,这在当时,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1个多月的工资。


图片


图片


当人们在大桥上看风景的时候,或许并没有意识到,大桥背后还有一支“造桥天团”正把“天堑变通途”的事业扩展到全球。

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,国家于1950年和1953年先后组建中铁大桥院和中铁大桥局前身,“造桥天团”诞生,分别负责大桥的设计和建造。

图片


60多年里,以武汉长江大桥为种子,“造桥天团”茁壮成长、开枝散叶,一步步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形成了设计、施工、钢材、制梁、机械、监理等全系列建桥产业链

图片

△ 造型优美的鹦鹉洲长江大桥 (楚博 摄)


贵州的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,非洲主跨最大的斜拉桥——穆罕默德六世大桥,孟加拉国“梦想之桥”帕德玛大桥,马来西亚主跨最大的柔佛河大桥、文莱首座跨海特大桥大摩拉岛大桥等等都有“造桥天团”的身影。


图片△ 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(Jubair Bin Iqbal 摄)

图片
△ 泰国拉玛八世大桥 (图源图虫创意)


其中,仅中铁大桥局就在国内外设计建造3000余座大桥,总里程3600余公里(比从哈尔滨到香港的直线距离还长,相当于武汉到深圳两个来回是全球设计建造大型桥梁最多的企业

先后培养了5名院士,7名全国勘测设计大师,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3项,国际桥梁大奖14项,鲁班奖45项、詹天佑奖31项,国内外专利授权1649项。

图片

△ 跨度1700米的杨泗港长江大桥


如今,在汉阳,集聚了中铁大桥局、省交投、中核二二、中南科研设计中心等一大批工程设计建造领域领军企业、头部企业。

成功打造了全市首个工程建造类设计之都示范园,桥梁设计建造技术全球领先,成为“武汉设计之都”重要支撑。

图片
△ 中铁大桥局、省交投等40余家工程设计建造企业落地汉阳四新片区

立足“十四五”,汉阳锚定千亿级产业规模进军冲刺,着力打造全国知名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设计建造之都,为助推武汉设计走向世界贡献汉阳力量。


👀

一些彩蛋

武汉长江大桥一建成,就成为武汉最热IP,带火了不少热销产品。


1954年,华中第一家调味料厂在武汉成立,推出了大桥牌味精,至今仍在销售。


图片

△  大桥元素的各种装饰画

1962年,第三套人民币发行,武汉长江大桥的图案被印在2角面值的人民币上,它也成为了我国唯一一座被印到人民币上的长江大桥。


图片

△ 2角人民币,武汉长江大桥的图案入选了1962年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,当时武汉长江大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人民币2角的别称。


1965年,江汉牙刷厂生产的大桥牌牙刷,通过广交会向国外出口,这是武汉制造的“大桥牌”首次走出国门。
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武汉缝纫机厂年产大桥牌缝纫机20万台,销往全国各地,成为许多年轻人结婚的必备“大件”。


图片
△ 美术课本上印着武汉长江大桥

大桥不止成为了驰名商标,也被印在课本、年画、邮票、挂历上,回家找一找,说不定你家也有“大桥牌”。


图片图片图片

生日快乐

  武汉长江大桥!


图片△ 武汉长江大桥创意图,上为墨水湖大桥,下为武汉长江大桥(颜俊衡 摄)



图片




×
Slide 1
Slide 2
Slide 3